未来中国仪表行业的发展将何去何从?
核心提示: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整体综合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80年代中期水平。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产品,约有15%的产品实现了智能化,达到90年代国际水平。30%的产品已经数字化,达到80年代后期国际水平。综合套装
仪器仪表行业整体综合技术水平达到80年代中期国际水平。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在仪器仪表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约15%的产品实现了智能化,达到了90年代的国际水平。30%的产品已经数字化,达到80年代后期国际水平。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可承接30-60万千瓦热电站、核电站、30万吨合成氨、120吨转炉、日产30万立方米城市煤气站工程、大型炉成套等大型项目的成套控制工程。
大型产品满意度:中高档科学检测仪器国内市场满意率30%,中低档科学仪器满意率65%;大型工程项目生产过程测量控制仪表和系统产品品种满足率50%,中小型项目品种满足率70%。进口产品往往是科研生产所需的重要和关键设备,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行业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仪器生产、科研、营销体系。建立了一批科研开发机构(其中机械系统仪器仪表研究所20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企业技术中心5个,国家产品质量检验中心9个);培养了一批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特别是一些中低档产品,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各种数字万用表、电度表、水表、煤气表、液位计、中低档光学显微镜、望远镜等的产量。处于世界前列,他们在大量出口的同时基本满足国内需求。
通过科技攻关、联合开发、合资合作、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国产化,我国仪器仪表行业部分中高端主导产品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形成了生产能力。自主开发的主要产品有中小型DCS、现场总线智能仪表、总线型测试系统、汽车专用检测设备、超声波诊断仪、微波等离子体光谱、新型扩散硅敏感元件等。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有记录仪、细小型控制阀、新型变送器、光谱、色谱、扫描电镜、水质分析仪、特种复合材料等。合资合作的主要产品有大型DCS、EJA、流量计、电子经纬仪、 动平衡试验机、高低温测试仪器等。
一批国有、集体、民营、外资企业和科研院所通过市场竞争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后劲,形成了龙头和核心力量。
国外科学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数字化和智能化
由于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仪器仪表产品进一步与微处理器和PC技术相结合,仪器仪表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德州仪器提出的“DSPS”概念为例,整个应用系统解决方案以DSP芯片为核心,采用先进的混合信号电路、ASIC电路、元器件和开发工具。
仪器仪表采用了大量的新型VLSI器件、表面贴装技术(SMT)、多层电路板印刷、圆片级集成(WSI)和多芯片模块(MCM),CAD、CAM、CAPP、CAT等计算机辅助手段使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模糊控制、人工神经网络等新技术在现代仪器仪表中得到广泛应用。
建立工作关系网
目前,世界上现场总线和智能仪表的发展呈现出多种总线及其仪表共存发展的态势。HART、FF、Profibus、Lonworks、WorldFIP、CAN等总线都在从一个领域向其他领域扩展。
各种智能仪器仪表陆续推向市场,仪器仪表正在发生深刻的智能化变革。综合测试系统也是网络化的,仪器通过GPIB总线和VXI总线连接。
微型化
MEMS是80年代中后期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被视为21世纪广泛应用的新技术。被列为美国“对国家安全和繁荣有重大影响”的22项重大技术之一的传感器和信号处理技术,主要依靠小型化技术。使用MEMS技术的微型仪器被称为芯片上的仪器。MEMS产品包括汽车加速度计、压力、化学、流量变送器、微型光谱仪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汽车工业、军事、工业控制等领域。
国外发达国家MEMS产品已经产业化,年增长率10%-20%。预计2001年MEMS产品的潜在市场将超过80亿美元。这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德州仪器、罗斯蒙特、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摩托罗拉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