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因西利的安全定律,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时,很可能会发生29个轻伤或故障,再有一个重伤或死亡。
中国某建筑火灾责任追溯案例:
事发时消防车到达现场时,消防通道并不畅通。
物业:每天定期检查,检查期间没有问题;
事发时,用消防水灭火时压力不够。
物业:定期检查消防水系统,没有发现问题;
检查记录显示是按时进行的,没有漏检。
如何保证检查规范有效?
海康威视针对安防巡逻巡检作业的需求,结合安防消防设备的感知和视觉认知信息,提供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和智能检查三种模式,安全运行信息系统建设,通过三种巡检模式的互补,有效规范巡检操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减少财产损失。
零一个现场检验
现场检查工作信息化,帮助全视图管理。
传统巡逻模式多样,但整体效果不佳,数据真实性不高。海康威视根据现场巡视操作规范的要求,提供了移动巡视系统,有效解决了传统巡视的不足。
零二非现场检查
以流程实现非现场检查的闭环管理
根据视频检查的特点,非现场检查有计划性,流程可封闭,管理电子化,有效提高了检查管理效率。
零三智能检测
IOT +AI,实现7*24小时全天候巡逻管理。
现场检查不是专职检查能覆盖的,非现场检查属于抽查。这两种模式都无法实现全天候的风险管理。
海康威视智能巡检方案结合IOT、AI认知等数据,通过对相关数据(如网点合规智能巡检、网点安全智能巡检、安全性能监督。等。),重点场所7*24小时监控。
应用案例
某用户通过海康威视智能巡检系统实现7*24小时工作模式,弥补了现场巡检与非现场巡检的时间间隔。覆盖40%以上的智能检测项目。,有效降低了70%的风险;
在网点月检查中,非现场检查是现场检查的补充,减少了人员现场检查的频率,原来的月检查变成了月抽查或季检查。有效减少出差次数。,降低超过35%的旅行成本;通过巡视数据的积累、定期报告和分析,优化巡视管理(巡视项目设置、巡视频率和巡视方式)。综合检查效率提高了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