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背景
电动自行车是我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使用方便,减少了交通拥堵,但电动汽车的日常管理也存在很多问题:
超载隐患:在客梯的设计要求和制造中,没有考虑到电动自行车,强行进入会导致超载。
安全隐患:随着运载空间的减少,电梯运行次数增加,居民等待时间延长,电瓶车在进出时必然会撞到电梯轿厢,从而降低电梯的使用寿命。
火灾隐患:电瓶车上楼后会非法占用楼层消防通道,电池充电容易引发高层电气火灾,安全隐患无穷。
监管难:小区楼房多,物业很难全面监管。部分居民仍无视要求,强行乘坐公交车上楼,人力难以监管。
图1电瓶车随意进电梯很常见。
方案设计
通过在电梯轿厢内安装海康威视电瓶车检测智能摄像头,利用深度学习的平台和算法,可以有效过滤自行车、婴儿车等的干扰,准确检测到电瓶车进入电梯后,会发出声光报警,并与内置语音提醒联动:“电瓶车禁止进入”。
而且输出的无源开关信息可以关联到梯控系统,使电梯门无法关闭,进一步阻止电瓶车上楼。
在小区管理中心,管理员可以看到可视化的报警弹出,实时记录事件,通过客户端进行进一步的远程呼叫教育,手动取消报警,恢复电梯运行。该系统安全可靠。
图2场景示例图
方案拓扑图
图3方案拓扑示意图
方案特征
方案成本可控:在原有的需要视频监控的电梯场景中,可以在电梯前后安装时,使用这个摄像头进行新的安装或更换,实现高精度的视频检测,避免复杂方案的施工困难,减少工期。
声光语音提醒:通过内置扬声器和闪光灯进行声光语音提醒,通过场景语音告知进入电瓶车的乘客,还可以通过客户端实时进行远程喊话教育。(可选DS-2CD33系列电梯检测摄像机)
信号传输方便:视频信号通过电梯桥传输,省去了传统方案中使用的专用抗拉伸随行电缆的昂贵费用,施工方法方便,周期大大缩短。
减少安全隐患:通过报警信号与电梯控制系统关联,从源头上解决电瓶车禁止进入电梯的问题,减少超载、碰撞对电梯的损害,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避免电瓶车在楼道充电可能带来的火灾隐患。
品牌和服务
海康威视是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商。其业务以综合安全、大数据服务和智慧服务为核心,构建开放的合作生态系统,为公共服务领域的用户、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致力于打造云边缘融合、信息融合、数字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和数字化企业。
公司全球员工超过40,000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其中R&D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超过19,000人。R&D投资全年营业收入9.51%(2019年),在行业内名列前茅。海康威视是一家博士后研究中心公司,以杭州为中心,建立了辐射北京、上海、武汉、蒙特利尔、伦敦的R&D中心体系,并计划在Xi、成都、重庆、石家庄投资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