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公里长的港珠澳大桥穿过伶仃洋千帆经过的繁忙水道。
如何降低桥梁主体被船只撞击的风险,关系到运输效率和人员安全。
近两年来,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的统一部署下,海康威视作为重要合作伙伴,参与了大桥“防撞预警系统”的建设,通过实时监控桥区航道、大桥水域、丁玲航道的通航状态,提升了大桥安全管理能力。
视频感知
把桥区的水道尽收眼底
港珠澳大桥跨越长距离海面和多条航道,全面掌握大桥主体工程周边海面情况是实现安全管理的基础。
海康威视通过各种视频传感设备协助桥梁管理局建设桥面水域和水道。视频感知网络。管理局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座航道桥附近桥轴线上下游2000米范围内的海面情况,还可以看到上下游5000米的隧道区内丁玲航道的船舶和交通情况。
智能平台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在实时感知桥梁周边情况的基础上,海康威视通过整合桥梁、桥墩、航道等多种导航要素,辅助桥政开发了桥梁水情监控平台。
通过该平台,大桥管理局不仅可以主动感知进入监控范围的船舶,还可以随时查看船舶的相关档案和实时位置变化,及时预警,实现从船舶感知到智能风险预警处置的闭环管理。
在航道区域,系统可以检测船舶是否以规定的速度航行、滞留、逆行、偏航等危险行为,并根据航行规定给出预警。
在桥区其他水域,也能及时发现靠得太近的船只和攀爬桥墩的人,并及时报警。
在预警区域,一旦有船只进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视频进行实时观察,必要时联系海事、渔政等部门进行处理。如果发生船舶碰撞事故,系统还可以支持回溯,为事故判断和调查处理提供帮助。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平台有助于提高桥梁水域水上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的综合能力,对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营和桥梁水域的航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除了桥水监控平台,海康威视还在车辆安检、快速通关等方面为港珠澳大桥提供保障。凭借IOT感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能力,桥梁将更加安全,航运交通将更加便利。